行游建水十七孔桥(散文)
2018-01-09 11:18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行游建水十七孔桥(散文)


  李运祥(彜)


  从朱家花园出来,带着朱家的芬芳,我过西门,一路向西,不一会就驾车来到双龙桥,又叫17孔桥。

  河水悠碧,涟漪依依,杨柳岸,晓风扑面,17孔桥横卧在两河之上,17个拱洞倒映于荡荡碧波上,形成个奇观,珠链圆环半在水上,一半在水中央……

  我登上桥头,只见“泸江河”、“塌冲河”滚滚而来,流到桥前,在此交汇合二为一,恰似二龙抢宝。此时,我才恍然大悟,难怪叫双龙桥呢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双龙桥,初建于乾隆年间,起初只建了3孔,横架在泸江河之上,后因塌冲河水逐年泛滥,到道光初年又增建了14孔,与原来的3孔首尾相连,才成了如今的17孔桥。全桥长130米,宽3.5米。如此多的桥孔,如此高大,实属罕见。

  当我慢步挢上之际,我脚踩着青石板,手扶青石护栏,有种冰凉却踏实之感油然而上。难怪,此桥风风雨雨这么多年,依然坚固无恙。

  值得一提的,还有桥上那3座阁楼,可谓博采滇南诸阁之长,藻井丹楹,秀美凸显。难怪早有诗文赞美它的雄伟英姿在上头:

  屋上有屋阁上阁,

  冠上有冠顶上顶。

  梁挑飞檐风铃挂,

  层层叠叠叠叠层。

  双龙桥,结构高下参差,疏密相生,洞孔林立,组合有序,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。双龙桥吸纳两河之水,顺理成章,十七孔兼顾美学与实用,主孔两边各8孔对称有度,坐落在两河交汇的碧水之上,方便两岸互通有无。十七孔桥,驮起了一垄又一垄的庄稼,接起了村庄与村庄的对话。已经不知道,桥伏了多少年?水流了多少年?只知道桥墩凝视着稻田的风景,守护着一河烟柳,两岸田畴,还有两岸的人家。虽历经岁月更迭而岿然,加之河水清澈,天空湛蓝,更显得桥横亘天地间的落落大方。走上桥面,青石面有岁月的沧桑凹陷,让人恍然有穿越时空的错觉。

  夕阳西下,一泓碧水,桥横跨两岸,恍若一沙鸥,俯拾天地间。天空变得格外深遂而极富层次而又气韵生动……17道金光穿洞而过,直抵我胸堂,我突然就想,这17会不会是一起的意思呢?也许正是此意,两河一起在此一汇集,所有的一切都在此一起汇集……如此想象着,我又想到佛中的17善心、善土……我也有些飘飘然,仿佛17孔桥上,正有一位“仙女”端坐在桥上,正在弹着竖琴,她一手抱着竖琴,一手拨动琴弦,我仿佛听见她拨弦的声音,那声音是彩色的,在两河上飘荡,在我心中久久回荡……


                (2017/12/26日草记)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